從雅馬遜叢林冒險完之後,我們就從Lima沿著南部一路前進。


首先第一站就是鎖定著名的納茲卡。


 


飛機回Lima後,首先必需要去搭國內長程的巴士,


而巴士站通常要搭計程車才能到達(約20~25 sole是合理,但開價是40 sole, 端看殺價能力)


街頭上只要停在紅綠燈就有人兜售東西,或是跳場街舞收小費。


整個賭博秘魯是合法的,因此街上多是Casino!   (鄉下區域如Iquitos、Puno也都有賭場)


我們搭的是較多觀光客搭的cluz de surl , 票價當然也是一般的約2-3倍。


巴士站二樓有餐廳(餐飲要收費)、免費電腦網路使用、免費喝水等服務。


這裡的炒飯、炒麵很像台灣味,所以建議泡麵也不需帶太多啦!


當然現打果汁是一定要點的!


我們的旅遊很easy, 只要有空就用網路訂之後的住宿(booking.com)


可以看網路地圖,若住宿距離車站太遠,也可留言請飯店、民宿主人開車來載。


自助旅遊真的很簡單,甚至比不要擔心一些瑣事小問題,各位朋友,just do it!



沿路的風景就是沙漠的景象,一些住民沿著比較堅硬的石盤蓋屋住宿。


當然政府也試著種植物防止風沙過大。


前往納斯卡的時間約末7小時,車上有供水、廁所、飲食(免費)。


要買飲料、零食另外付費。 行李不需額外付費,但行李條不能弄丟。


車上有放好萊塢電影,年代不會太久遠,甚至還有正在院線上映的,


但是都是西班牙文發音,我們也只能順便學學西文了。


納斯卡的圖騰參觀方式有兩種,


一是搭乘小飛機,二是搭巴士開到某高地俯瞰。


我們事後經驗是,要搭小飛機的班次要盡早,最好是第一班。


因為清晨的陰影、陽光都不會太強烈,圖形看起來、拍起來才能較明顯。


而且不需要花2倍的錢飛到更遠的地方看完所有圖形,


因為感受上都大同小異。


而且上飛機前不要吃東西,因為一陣搖晃之後極容易嘔吐!



當地所有事物、裝飾都跟納斯卡的圖騰有關。


納斯卡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小鎮,


但因為有一些巨大的幾何圖形,所以一些古文明學者、外星迷等紛紛到此想一探究竟。


因此,這裡就形成了兩極的生活。


一種是當地不靠觀光為生的鄉下生活。另一則是想辦法撈一筆的travel agent。



 脫去觀光外衣後,這裡就是個純樸不過的小鎮!



看起來每位且價位便宜的大俠漢堡包!  而且都可以加辣!


菜市場一隅,水果很漂亮且便宜!


秘魯的菜市場裡都有設置廁所與耶穌與聖母像,很有意思。
   


這就是當地的蔬果! 孕育古文明的肥沃的土地



當地的特調早餐飲品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travel service。 記住:價位都是可以再談的


看看那隻壁虎圖形,警察局也是很有特色!



當地人排隊的冰果室與點心攤。




我們一路問價錢,最後還是選定LP推薦的這一家旅行社(下圖照),就在巴士站對面。


Hotel Alegria, Nazca,


兩個人150美金,免費接送、含用它的飯店設備(網路、電腦、行李寄放、廁所等)


因為2011年之後小飛機票價就升到每人90美金(漲一倍!)


問老闆為何漲那麼多? 他說原因有三,


美金越來越不值錢、油價上漲、飛機需要正副駕駛(之前只有一名駕駛員而已..)


雖然這原因是誇張了點,但是觀光客心態被抓到:一輩子就來看這一次,


所以漲價也只能接受了!


不同旅行社搭配不同的小飛機公司,因此機型雖然有很多可選擇,


但是還都只是很小的飛機,所以都一定會搖晃的很厲害,


而且根據你想要搭乘的時間、配合其他旅客(會湊滿人數),


因此建議:也不需要特別選飛機種類了。


我們搭的是ALAS PERUANAS公司的飛機,保養的還可以(外觀上)...



 


未完待續...


 


無解的謎題-納斯卡線Nazca Line
納斯卡這個小鎮位於利馬的東南方,由利馬至此地,途中須翻越一片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
納斯卡原本和其他的祕魯小鎮一樣沒沒無聞,但由於納斯卡線條圖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到 此造訪,而城北的草原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謎題之一。
納斯卡線條圖是一系列動物的幾何圖形和鳥類的素描,包括一平方公里的巨大臺形,三角形, 翅膀長達120公尺的鳥,70公尺長的鱷魚,50公尺長的魚,46公尺的蜘蛛、猴子、狗、鸚鵡、蜂鳥、漩渦、人形等,並有許多的花卉圖案,圖形的尺寸可達300公尺。由於此地氣候乾燥, 完全不下雨,再加上吹著可淨化卻不會使草原消失的特殊風,因此這些線條得以保存達兩千年之久。
由於這些圖案都很大,因此在地面上無法感覺出這些圖形,搭乘觀光飛機從空中鳥瞰是最受 歡迎的活動。至於圖形是誰畫的?何時畫的?為什麼要畫?都是現今仍無法解答的謎題。
Lady Of Nazca
瑪麗亞‧雷奇(Maria Reiche)是一位德國籍的數學家兼考古學家,她將畢生投注於那斯卡線巨大圖形的研究,保護圖形遭人為破壞不遺餘力,因此被尊稱為「納斯卡女士」。 瑪麗亞‧雷奇於1940年隨著德國外交官到達祕魯,當時她是外交官兒子的家庭教師。當她第一次認識壯觀的那斯卡線即受震撼,進而投入畢生的精力研究那斯卡線。她開始測量這些 幾何圖形的尺寸、清除干擾圖形的雜石,之後極為擁護那斯卡線是巨大天文曆法的說法。她認為這些線條是依天文行星的運行路徑及星群的狀態,而畫以供農夫栽植農作物使用。 瑪麗亞‧雷奇於1998年逝世,享年95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遊列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